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檀講師張培明(右2)介紹3位與談人王啓仲(右3)、吳文得(左2)、潘金蝶(左1)。 人間社記者張儷馨攝
圖說:出席者以掌聲認同與談分享快樂之道觀念。 人間社記者張儷馨攝
圖說:燕巢派出所警員為大家宣導「反詐騙」。 人間社記者張儷馨攝
圖說:燕巢區東燕里「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於 出席貴賓有東燕里里長吳振武(中)、西燕里里長李秀英(右3)及馬忠榮總監與里民齊讀「廣結善緣祈願文」歡喜聲中畫下圓滿句點。 人間社記者張儷馨攝
圖說:參加「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大眾合影。 人間社記者張儷馨攝東燕社區蓮花講座 快樂之道廣結善緣
2025-07-14
佛光山岡山講堂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燕巢分會與燕巢區東燕里社區發展協會於7月12日,在燕巢東燕里活動中心共同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
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培明主持,南區協會暨路竹分會王啓仲區委、彌陀分會督導吳文得及潘金蝶與談,分享主題「快樂之道」。與會貴賓有東燕里里長吳振武及西燕里里長李秀英,以及立委林岱樺辦公室主任郭懷聲、市議員宋立彬祕書柯人龍、市議員黃秋媖辦公室主任李慈音、方信淵助理吳瑋玲等4位代表、電智捷汽車台南總公司資深區總監馬忠榮、里民、佛光人逾40人同樂聆聽。
講座前,先由燕巢派出所警員為大家宣導「反詐騙」,讓大眾避免貪小便宜及誤信投資而造成財務損失;之後再透過由多位長者分享生活經驗的影片揭開講座。主持人張培明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人生是為「歡喜」而來,勉勵大眾要如影片中所說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以「三好」與人結緣,「四給」為人服務,讓快樂歡喜的心及生命的意義有如大師的「人生三百歲」一樣的寬廣。
王啓仲分享「快樂哪裡來」,提到我們的心如工廠可以決定快樂的產品,如同禪心般面對一切,以轉念方式帶來快樂。以自己為了完成七日禪修的考驗,因轉念,克服了身心狀況的擔憂而完成禪七感到輕安歡喜的歷程。
吳文得則分享「快樂的生活」中的人我要能融和,說到小時以地瓜施捨乞討者的悲心,受到好心有好報的讚美回報。由於認為「君子之財,取之有道」努力認真工作,不做任何賭注的事,知足常樂。看到小孩同學沒有能力支付學費,也默默付出。因此造就家庭和諧、兒孫滿堂的善美喜樂。
潘金蝶從「快樂的來源」一文中分享快樂來自自己內心,經歷喪夫之痛而想不開,卻因加入佛光會承擔會長而改變,忙碌到忘記痛苦,即使每天照顧三個孩子,都因佛光會忙進忙出轉而歡喜面對一切,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歡喜與成就。可見快樂來自自己內心的轉化與決定。
「今天提到的三好、四給讓我受用許多,尤其給人方便是我未來服務的信念」市議員宋立彬祕書柯人龍分享回饋。另外,馬忠榮也分享自己面試人員時會評鑑是否有在家中主動幫忙服務的態度,以回應「四給」帶來的快樂意義。
最後在大眾齊讀〈廣結善緣祈願文〉,了解快樂之道,可以透過「三好」的主動結緣、「四給」的善巧服務,最後達到「五和」的快樂人生與共創喜悅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培明主持,南區協會暨路竹分會王啓仲區委、彌陀分會督導吳文得及潘金蝶與談,分享主題「快樂之道」。與會貴賓有東燕里里長吳振武及西燕里里長李秀英,以及立委林岱樺辦公室主任郭懷聲、市議員宋立彬祕書柯人龍、市議員黃秋媖辦公室主任李慈音、方信淵助理吳瑋玲等4位代表、電智捷汽車台南總公司資深區總監馬忠榮、里民、佛光人逾40人同樂聆聽。
講座前,先由燕巢派出所警員為大家宣導「反詐騙」,讓大眾避免貪小便宜及誤信投資而造成財務損失;之後再透過由多位長者分享生活經驗的影片揭開講座。主持人張培明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人生是為「歡喜」而來,勉勵大眾要如影片中所說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以「三好」與人結緣,「四給」為人服務,讓快樂歡喜的心及生命的意義有如大師的「人生三百歲」一樣的寬廣。
王啓仲分享「快樂哪裡來」,提到我們的心如工廠可以決定快樂的產品,如同禪心般面對一切,以轉念方式帶來快樂。以自己為了完成七日禪修的考驗,因轉念,克服了身心狀況的擔憂而完成禪七感到輕安歡喜的歷程。
吳文得則分享「快樂的生活」中的人我要能融和,說到小時以地瓜施捨乞討者的悲心,受到好心有好報的讚美回報。由於認為「君子之財,取之有道」努力認真工作,不做任何賭注的事,知足常樂。看到小孩同學沒有能力支付學費,也默默付出。因此造就家庭和諧、兒孫滿堂的善美喜樂。
潘金蝶從「快樂的來源」一文中分享快樂來自自己內心,經歷喪夫之痛而想不開,卻因加入佛光會承擔會長而改變,忙碌到忘記痛苦,即使每天照顧三個孩子,都因佛光會忙進忙出轉而歡喜面對一切,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歡喜與成就。可見快樂來自自己內心的轉化與決定。
「今天提到的三好、四給讓我受用許多,尤其給人方便是我未來服務的信念」市議員宋立彬祕書柯人龍分享回饋。另外,馬忠榮也分享自己面試人員時會評鑑是否有在家中主動幫忙服務的態度,以回應「四給」帶來的快樂意義。
最後在大眾齊讀〈廣結善緣祈願文〉,了解快樂之道,可以透過「三好」的主動結緣、「四給」的善巧服務,最後達到「五和」的快樂人生與共創喜悅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最新消息
法寶寺佛光家庭慢活閱讀之旅 新世代傳承信仰
2025-11-18福山寺一社區一蓮花 開啟寶廍民眾快樂之道
2025-11-18《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1
2025-11-18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師生聯展 書畫映心光
2025-11-1790秒勇敢,20公斤責任 墨爾本佛光童軍消防體驗
2025-11-17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
2025-11-17〔三好校園〕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
2025-11-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
2025-11-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
2025-11-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
2025-11-17
相
關
消
息







